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为助力中法友好交流,6月13日,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一行访问了位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atlas实验室。atlas合作组发言人暨负责人安德烈亚斯·霍克(andreas hoecker)教授、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李海峰教授作为山大atlas团队负责人与代表团一行进行了座谈交流。
atlas(a toroidal lhc apparatus)是运行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四个主要的大型国际合作实验之一。atlas国际合作组由来自42个国家182个学术机构的约6000位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atlas是一个巨大的粒子探测器,其设计和运行旨在寻找希格斯粒子,验证物理学标准模型,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现象。2012年7月4日,lhc上atlas实验和cms实验发现了希格斯粒子,山大atlas团队对希格斯粒子的发现做出了重要贡献。次年,提出希格斯机制的两位理论家彼得·希格斯和弗朗索瓦·恩格勒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研进展,山大贡献
山东大学于1998年加入atlas合作组,是国内最早加入的单位之一。目前,山大atlas组由五位教授、三位研究员、和若干位研究生组成,在探测器研制和生产以及物理研究等方面为合作组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2002年承担400台tgc探测器的研制与生产任务,到2012年东大学祝成光教授课题组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承担了其中部分探测器和前端电子学线路板的设计和建造,再到2018年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参与的atlas合作组在大型强子对撞机物理国际研讨会上宣布发现了希格斯粒子伴随顶夸克对的产生过程,2020年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李海峰教授作为山大atlas团队负责人对atlas实验的物理结果——希格斯粒子衰变到双缪子有重要贡献。
联合培养,人才济济
开展合作以来,山东大学学者有效参与科研发展中。同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渠道,有力开展具有实效性的联合培养机制,大力向科研界输送出一批具有山大基因与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山大人”。


图 2024年年初,五名创新实验班学生访问cern
与法交流,合作共赢

6月13日,应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邀请,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一行访问了cern的atlas实验。atlas实验发言人(负责人)安德烈亚斯·霍克(anddreas hoecker)教授和山东大学atlas组负责人李海峰教授接待了校长一行。山东大学国际部部长徐希锋、人事部部长刘健、科研院院长刘兆军、国际部副部长陈凌等陪同访问。
座谈会上,霍克教授详细介绍了atlas合作组基本情况、atlas实验的物理目标、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和atlas探测器结构、粒子探测工作原理以及希格斯粒子目前测量等情况,并对山东大学atlas团队在缪子探测器建造和希格斯物理分析中作出的重要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希望山大atlas团队继续在探测器运行、高颗粒度时间探测器升级、数据分析中发挥更大作用。
李术才对atlas合作组管理层给予山东大学atlas团队多年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cern是国际上最重要的高能粒子物理实验平台,山东大学将进一步推进有组织的科研,一如既往支持师生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加强与cern合作推进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共同造福人类福祉,携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访问期间,正值lhc的技术停机阶段。霍克教授陪同李术才一行参观了位于地下约80米深的atlas探测器。atlas探测器高25米,长44米,重约7000顿,一共约有1亿个电子学读出通道,是世界上最大的对撞机探测器。山大何瑁教授带领团队在1998年-2008年间通过不懈努力研制的400百台缪子探测器,建成后运行稳定、性能良好,获得了合作组的好评,采集的数据直接用于在2012年希格斯粒子发现。霍克教授向李术才介绍了探测器运行、数据获取、探测器维护等实验运行的技术细节。李术才对山大atlas组在国际合作实验中的贡献表示祝贺,希望能继续扎实工作,对atlas实验做出更大贡献。


李术才一行还参观了atlas的硅探测器升级组装实验室。参加此次访问的还有山东大学atlas组马连良教授、刘彦麟研究员、常驻cern的研究生等。山大atlas组所在的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是山东大学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平台。



未来发展,美好前景
山东大学于1998年加入atlas合作组,是国内最早加入的单位之一。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过与atlas实验室开展实质性合作,山东大学有效开发国际化人才培养渠道,有力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培养富有“山大基因”、堪当民族复兴重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