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办学优势向人才培养积聚和转化,4月21日,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组织召开了“物理学专业前沿交叉创新实验班”(简称“实验班”)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青岛校区副校长曹现强出席会议。
本次会议邀请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导师刘玉鑫教授,南京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导师吴小山教授,汕头大学副校长陈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系主任卢仲毅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粒子物理宇宙学研究所(inpac)副所长陈列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院长陈相松教授,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刘玉斌教授,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罗洪刚教授、青岛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王霞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杨亚东教授,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戴瑛教授,山东省物理学会秘书长张承琚教授等十二位专家组成论证专家组,刘玉鑫教授任组长、陈敏教授任副组长。

研究院党委书记赵罡主持会议,他介绍了研究院的发展概况,回顾了近年来研究院在人才引进、前沿研究、科研进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表示希望各位专家对研究院的人才培养提出意见和建议。副院长黄性涛从物理学专业概况、本科生教育现状及研究院发展规划等角度汇报了实验班的设置基础和理由、培养特色和优势等,详细介绍了实验班的培养方案和建设规划。
专家组对实验班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和创新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实验班具有良好的基础,培养方案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可以满足培养高质量前沿交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一致同意通过实验班的总体培养方案。专家组还对实验班的后续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建设性。
曹现强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校区将全力支持实验班的建设,在政策和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争取建设一个高水平的、具有前沿交叉特色的实验班。
在青岛校区设置物理学专业前沿交叉创新实验班,是充分发挥青岛校区地域优势和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高层次人才集聚优势,主动对接国家对基础科学高端人才需求的实践。本次专家论证会有助于优化人才培养战略布局,推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山东大学本科生院、青岛校区公共教学管理服务中心、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