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宝玉教授团队许醒副教授,在新污染物选择性氧化机制调控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研究成果以“fenton-likeactivityandpathwaymodulation viasingle-atomsites andpollutantscomediatesthe electron transfer process”发表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美国科学院院刊)。山东大学2022级硕士生郭继睿为第一作者,山东大学2021级本科生王育杰为第二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
单原子催化剂(m-sacs)/过硫酸盐(pms)体系可以实现新污染物的高效降解。目前,基于m-sacs/pms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不同金属中心或不同配位结构的m-sacs激活pms所表现出的不同氧化机制方面。然而,当具有相同配位结构的m-sacs/pms体系作用于不同的污染物时,不同文献报道的氧化机制完全不同,这让许多研究学者感到困惑。这些不同氧化机制的来源是什么?
该研究首次系统阐述了不同m-sacs/pms体系的氧化性能和机理不仅取决于m-sacs的配位结构(如配位数、配位元素、金属中心和金属-载体相互作用),还需要结合目标污染物与m-sacs/pms体系对氧化性能/途径的共调节作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m-sacs/pms体系中,电子转移过程(etp)和自由基氧化途径均显著增强。但是对不同污染物的氧化过程,etp和自由基氧化的作用具有显著区别。对亲电指数较低的污染物,自由基氧化被etp的作用所掩盖,而亲电指数高的污染物对m-sacs/pms配合物的给电子能力较弱,导致etp作用变弱,降解路径以自由基氧化为主。此外,etp的作用也与不同的m-sacs中心有关。因此,污染物和m-sacs共介导的etp作用具有普遍性,可以实现m-sacs/pms体系氧化效率和途径的调控。
该工作首次从污染物和m-sacs的双重角度揭示了具有可调控氧化过程的类芬顿系统,建立并完善了污染物的特定特性与m-sacs/pms体系的氧化动力学/途径之间的构效关系。相关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