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分论坛第一议题为“互信与共建:东亚变革新趋向”,由山东大学亚太研究所所长杨鲁慧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教授论述了东盟地区的新变化与新动向,指出东南亚的地区结构正在朝多极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并从“一带一路”建设和推进rcep落地等视角提出了面对新格局中国应当采取的应对策略;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方秀玉教授论述了国际秩序改革和完善的必要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传统思想之源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意义;天津外国语大学姜龙范教授从结构性原因,政治因素、国际因素和历史观、文化差异等方面对日韩国家关系的特殊性作了深度的剖析;韩国延世大学韩硕熙教授探讨了中韩关系以及美国的对华政策;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布兰特利·沃马克(brantly womack)教授阐述了当下世界秩序变化及其对东亚合作的影响;山东大学李昕蕾教授介绍了碳中和背景下中日韩的清洁能源合作路径,以及中国的策略选择。点评阶段,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郭延军研究员指出,目前中美关系出现了新常态,东盟作为中间地带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推进积极合作避免消极合作成为一个重大议题。山东大学刘冰教授围绕治理模式问题展开点评,强调治理模式的效率、公平和共生问题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密切关系。
第二议题为“合作与发展:东亚与南亚的区域间互动态势”,由山东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张淑兰教授主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邀研究员江亦丽研究员介绍了印度的“东进政策”目前取得的成效、未来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三大挑战;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陈利君研究员讲述了大变局下印度对华政策的六大新变化和政策调整的原因,展望了未来中印合作关系;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谢钢(srikanth kondapalli)教授主要概述了印度自独立以来与中、日、韩、朝东亚四国的互动,并分析了印度对东亚地区不断变化的区域秩序的反应;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涛教授主张推进中国与南亚的疫情合作进程,构建抗疫人类命运共同体;荷兰莱顿大学亚洲研究所康朴雷(pralay kanungo)教授对南亚和东亚之间文明联系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分三个阶段主要探讨了印中、印日历史上在佛教、艺术等方面的交流互鉴;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张家栋教授从自身工作经历开始谈起,讲述了亚洲身份转型视角下的中印关系。最后,中国驻印度加尔各答总领事馆查立友总领事进行总结评议,从一名外交官的视角出发,对六位嘉宾的发言逐一作出了深刻点评,就如何对接印度的东进政策、如何发展中印关系、如何构建亚洲身份等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并提议构建周边国家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以守正创新的大国气派、利己达人的世界情怀、开放包容的宽广胸怀和重情尚义的崇高品德为蓝本探索构建亚洲身份。
第三议题为“文明与互鉴:东亚人文交流与相互认知”,由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邢永凤教授主持。九州大学语言文化研究院秋吉收教授以“现代中国对日本大正文坛的译介与接受”为题发言,从鲁迅等编译的《现代日本小说集》入手,重点分析了芥川龙之介等日本文学家的中国观及其文学作品;中国人民大学李铭敬教授以“高丽义天与东亚的佛教文化交流”为题发言,详细论述了朝鲜高丽时期的高僧义天在佛教文化传播史上的重要地位,并重点围绕《新编随愿往生集》讲解了东亚三国佛教经典的曲折流转;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东亚系杨美惠教授以“东亚媒体性别和民族主义”为题发言,讨论了安德森和哈贝马斯等学者的著述,介绍了巴特勒等学者对性别的研究,并对“韩流”中隐含的性别问题展开了学术分析;日本新潟大学法学部真水康树教授讲解了日本京都、五重塔、首尔景福宫和北京故宫的建筑布局,对比了北京与首尔的皇宫、京都与北京的宗庙和社稷坛,对中日韩首都设计思想和政治装置差异做了比较考察;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王晓玲研究员以“东北亚的文化认同”为主题发言,指出文化交流过程中如何求同存异的重要性,并对重新思考东北亚文化共同体的构建路径提供了建议;日本东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程永超教授以“日本近世初期对马藩的中国情报搜集活动”为题发言,结合丰富史料呈现了“对马藩”在搜集中国情报方面的各种细节;山东大学历史学院马光教授以“元明之际的东亚倭患与外交问题”为题发言,对“倭寇”这一概念的起源做了学理上的分析,重点讲解了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倭寇外交”。在评议阶段,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王奕红教授既肯定了学者们在各自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也提出了诸多可以进一步讨论的具体议题;山东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俞凡教授认为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涉及历史、文化和国家认同等一系列问题,应以审慎和理性的态度来处理好三国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