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期《世界经济与政治》发表秦亚青教授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知识涵化与社会知识再生产——以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路径为例。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重要进步,引发了世界国际关系学界的讨论和辩论。有观点认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或许是非西方世界里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理论建构”已经成为“非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最重要的来源”。也有研究指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极大地丰富了整体意义上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关系学科,尤其是对构建全球国际关系学作出了贡献”。从学理角度来说,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原创性和理论化程度已经得到世界国际关系学界的承认,关于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只是深度新闻报道”或“没有理论创新”的说法已不多见。当然也存在批评的声音。如“中华中心主义(sino-centrism)”“文化本质主义(culturalessentialism)”等观点认为国际关系理论必须首先是普适性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知识生产路径会构建新的“西方-非西方”或“西方-中国”的二元对立知识结构,并造成国际关系普遍知识的撕裂。
本文提出一个知识生产的文化理论,即知识涵化理论(a theoryof knowledge acculturation)。知识涵化是一种社会知识再生产理论,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开放性接触形成知识的相互影响并导向知识再生产。知识涵化是一个过程,包含单向涵化、双向涵化和交互涵化等相互关联的阶段。单向涵化是指一种文化中的知识影响另一种文化中的知识再生产,特征是知识的学习借鉴;双向涵化是指两种文化中的知识以自身显著性并通过交流辩论产生相互影响,特征是知识创新;交互涵化则是不同文化中的知识在相互影响的条件下产生新的共同知识,特征是知识汇融。知识涵化是一个开放性过程,以知识的多样性消解学术话语霸权,形成基于多元基础的共同知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40多年的发展过程更多地体现为一个知识涵化的过程,以开放性涵化起步,当前正处于双向涵化阶段,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中华性”。但发展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目的不是以“中华中心主义”取代西方中心主义,也不是以自文化产生的国际关系理论取代他文化理论,而是推动国际关系理论的全球化,向着建构人类共同知识的终极目标迈进。知识涵化的核心要义是任何社会知识都是在交互涵化中得以生产和再生产,并且这一进程在互学互鉴沟通辩论和相互影响中发生。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更多地呈现为一种通过涵化路径生产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表现出“中华性”,但反映的不是“中华中心论”,追求的目标也不是以“中华中心主义”取代西方中心主义,而是一种多元文明文化知识的共生共存、相辅相成、相互交融,终极目标和理想形态是构建人类共同知识。
本文系秦亚青教授主持的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中的软权力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22zda130 )的阶段性成果。
秦亚青,山东大学全职讲席教授,山东大学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国际关系理论和全球治理等领域的研究,是国内外著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家,世界国际关系学界称为国际关系中国学派的代表学者,入选爱思唯尔2020、2021年政治学高被引学者。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秦亚青教授于200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将中国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将中华文化理念引入国际关系理论的构建;2012年在《关系于过程》一书中系统提出了“过程建构主义”;2018年在剑桥大学出版的学术专著a relational theory of world politics,被视为中国学派的代表性著作,在中外学界引起了较大反响。2021年该书中文版《世界政治的关系理论》被纳入“当代国际政治丛书”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以中国哲学文化,特别是以儒家文化为基底,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对西方主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理论进行了颠覆和重构,开创性地提出了世界政治的“关系理论”,成为既带有鲜明深刻的中国文化印记又被国际学界高度认可的世界政治的宏观理论,被视为推动构建全球国际关系学的里程碑式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