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南京大学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童星教授受邀做客鳌山讲坛,作题为“中国社会建设的话语体系”的报告。讲座由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张乐教授主持,山东大学校长助理、青岛校区党工委书记邢占军出席会议。
童星教授从中国社会建设话语体系的必要性、核心概念、基本结构及演变逻辑、当代价值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他指出,西方学界基于结构、政策、价值视角的三套话语体系,由于缺少对中国国情复杂性的体验、对中西话语内涵差异性的认知和对中国社会建设的连续性观察,并不能成为中国社会建设的指引。他将中国历史传统资源与当今社会建设实践相比对,以“民生”和“治理”两个核心概念作为表述中国社会建设的目标与工具,通过对其演化、互动的梳理,依阶段概括出了中国社会建设话语三个价值与工具层面的组合形态,分别为:以温饱目标下经济民生工具为主导的社会建设话语、以小康社会目标下共建共治共享为主导的社会建设话语、以共同富裕目标下现代国家治理为主导的社会建设话语。最后,童星教授提出,贯穿中国历史两千余年的“小康”和“大同”思想,仍然具有当代价值和全球意义。
讲座最后,童星教授与在场师生展开互动交流。张乐教授在总结中表示,本次讲座为在场师生开拓了新的研究视角,加强了师生对中国社会建设话语体系的认识和理解,为“社会建设”“民生发展”“社会治理”等核心概念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此次讲座由青岛校区党工委组织宣传统战部、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大学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政管学院师生代表参与讲座。
童星,南京大学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社会风险研究基地主任;兰州大学“萃英学者”讲席教授,河海大学“河海学者”讲席教授。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首任副会长、现任监事,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社会风险评估与治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学术职务。发表重要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主编教材10余本;承担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在内的多项科研课题,均已顺利结项。获得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以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多项奖励。出版的学术著作中,一本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两本先后入选“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被译为英法西日韩蒙等文字推介到国外。1992年获国务院首批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