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至10月6日,第44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世界总决赛线上赛举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参赛队伍“十六夜”团队获得总排名第15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大赛honor奖。
团队由计算机学院学生、acm竞赛实验室成员霍瑜、李双乐,数学学院学生刘京升组成,计算机学院汪云海教授担任教练。受疫情影响,主办方根据队伍能否现场参赛,分别举办了线上和线下总决赛。其中线上总决赛队伍主要来自中国、日本、东南亚、北美等国家或地区,共计52支队伍156名队员参赛。学院团队在长达五个小时的比赛中,从十三道题里成功解出五道,并通过罚时优势,跻身世界前30%队伍排名序列,突破历史最好成绩。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英文全称: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简称icpc)是由国际计算机协会(英文简称acm)主办的一项旨在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年度竞赛。经过近40年的发展,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从左至右依次为:李双乐,刘京升,霍瑜,兴趣创新平台负责人张四化老师
计算机学院acm竞赛实验室隶属于学院学生兴趣创新实践平台,实验室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团队参与各项专业赛事活动,培养、训练队员的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为热衷科创竞赛的同学提供搭建训练平台,达到以赛促学、以赛带练的目的。从历史数据统计,实验室成员共三次打入icpc世界总决赛,并分别取得线上邀请赛15名、线下赛47名和59名的成绩,在icpc亚洲区预选赛级别赛事中累计获得金牌13枚、银牌28枚、铜牌46枚。在ccf csp认证考试中,多名成员取得csp400分以上的佳绩,并在ccsp赛事中有出色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