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 | 王禄山:惟以求真 躬行服务-k8体育

 学者 | 王禄山:惟以求真 躬行服务-k8体育

人物风采

k8体育-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 · 人物风采 ·

学者 | 王禄山:惟以求真 躬行服务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02日 点击次数:

一位学者,他在案头做探索者,把思绪投入书海,把假设证于实验,攻克科技难题,将微末乾坤绘于笔下;他在禹城当“红娘”,把大学说给政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激活知识动能,将腐朽创生为财富;他在实验室做教书匠,把所学尽数奉出,把火种传于后辈,点燃学子探索热情,将求实求真印刻为魂。

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王禄山教授,他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一名老师,也曾担任过科技挂职副市长,不论身份如何转变,他始终抱着踏实的态度,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研究中求真,在实践中奉献。

4eba2

踏实求知,做永远的学习者

山东大学是中国高校中最早开设微生物学专业的院校之一,1950年留法归国的著名微生物学家王祖农先生在这里“开山立派”,悠久的历史积淀为学生提供了研究基础,辉煌的院系成就为学生铸就了攀峰突破的信心。王禄山在1992年踏入山大微生物系求学,是王祖农先生的“第三代弟子”,微生物降解纤维素领域泰斗高培基先生的“嫡传弟子”,德才双馨的师长和严谨踏实的学术氛围给他往后的研究生涯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王禄山的研究方向既是承师门之学,也回应了新时代发展之需。早在20世纪50年代,王祖农先生就敏感地注意到了一个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都很重大的研究课题——纤维素的微生物降解研究。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含有大量能量,但不能食用,有效利用率低,甚至有时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可加快其降解的速度,将废物转化为饲料、燃料和化工原料,缓解人类面临的食物不足、环境污染和开辟新能源等急迫问题。50年代中期,王祖农先生率先提出了一种纤维素分解细菌的分离方法,随后他又在1963年提出了系统进行纤维素酶研究的计划。而这个关于纤维素酶研究的蓝图现在正由王禄山的恩师高培基先生以及“973”首席科学家曲音波教授带领着他们的学生们一步步实现,并一步步提高降解效率。当下,中国绿色能源的发展、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以及绿水青山的畅想,都需要生物技术的发展与支持,纤维素微生物降解技术依然大有作为。时代的新变化要求科研人员不断开发新方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和其他学科交流融汇。王禄山团队目前正在与经济学院徐超丽教授合作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研究的课题就是碳中和,王禄山认为“学科交叉研究其实就是一个吸纳新知的过程”。

师长们对王禄山的影响不仅是在研究领域的选择上,也塑造了他踏实认真的研究习惯。科研之路绝非坦途,唯有“征实”才能“效存”。在谈到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授时,他说:“必须要认真读专著、读文献、做实验,要把这个领域最前沿的著作、文献分析透彻,要著作等身,没有更简单的途径。”到目前为止,他已出版了《生物燃料的计算模拟》《生物信息学应用技术》等5部专著及译著,累计230余万字。另外,从本科阶段起王禄山就开始写科研日志,把每天的实验记录数据、实验室里的点点滴滴都写进本子里。每天记一篇日志听起来简单,但他这一做就坚持了近30年。打开书柜,科研日志摞起来将近一米高,他开心地给我们介绍每一本日志里藏着的小故事,眼中流露出怀念,时不时爽朗大笑,“简单地在文字旁边画上分子结构图可以帮助记忆,泛黄的这几页是2002年我在北京物理所进修时的实验记录,还有这边夹着的是我读博士时发表的论文,当时收到发表通知心里很高兴啊。”写日志是一个信息综合加工的过程,知识在笔下记录的同时,需要在脑子里一遍遍梳理,创新不是凭空而来,正是从这个梳理的过程中而来。

65b61

王禄山乐于学习新知识,也敢于尝试新方法。90年代,计算机开始在中国兴起。机缘巧合下,他到图书馆帮忙录入图书信息,建立电子信息库,这段如同偶遇扫地僧般的经历让王禄山“修炼”成了当时所在学院打字最快的人,而这段接触计算机的经历也为后来他攻研生物信息学,借助计算机导入纤维素酶蛋白质序列埋下了伏笔。

“如果要问我和别人有什么不同,那应该就是持续学习的状态吧。其实我并不是个极其刻苦的人,但无论是做学生,还是当老师,我觉得博览文献,保持学习的状态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科技挂职,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2014年,山东省重点扶持西部经济隆起带和省扶贫开发区域,实施西部人才计划,每年选派高层次人才到相关地区县市区政府挂职科技副职。作为山东省最早一批科技副职成员之一,王禄山挂职禹城市科技副市长。

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要派专业技术人才去基层挂职做干部?王禄山用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句话来解释。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国几乎没有国际期刊的话语权,很多科研人员的论文是用外文发表的,关注和解决的也主要是国外的问题、世界的问题,紧接着理论成果就可以在国外转化。所以久而久之,我们虽然有大量论文的产出,但研究解决的问题却跟我们自己国家不相关,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科技成果和经济发展“两张皮”的结果。而现在,当中国的科研工作者们不再以“发表论文”为唯一目标后,当我们的论文数量和质量都逐渐提高起来之后,我们必须思考怎样用科学技术解决中国人自己的问题,怎么来促进我们的经济发展。“中国的问题在哪,哪些领域需要我们去研究?如果我们不去基层观察调研,又怎么能了解透彻呢?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所以我们必须上一线、上基层。”

6bc65

博学于文,经世致用。王禄山从不认为自己挂职是去“当官”,“在挂职所在地调研之后,以发现的问题作为切入,以自己的知识作为解决支撑,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才是我挂职的目的和意义。”在实践调研中,他意识到秸秆和畜禽废弃物的生物降解与资源转化利用具有重大研究意义。中国的乡村发展,从科技扶贫到科技振兴,高效率的工业产业建设是关键,而农业和养殖业高效的机械化生产与恶臭废弃物低效的降解速度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粪污集中,给乡村生态造成污染。王禄山通过给微生物盖温度适宜的房子,加快分解速度,变秸秆粪便为有机肥,变黄土为黑土,科技就变为了生产力,最后实现碳减排、肥沃土壤和节水,一举三得。

王禄山说:“我生在山东,长在山东,我想服务于山东。”挂职期间,他结合微生物专业,帮助当地企业福航新能源解决了智能高温好氧废弃物处理设备生产效率偏低的问题,凭借这项核心技术,福航新能源成为有机固废处理行业的领军企业,创造巨大收益。此外,他还积极充当“科技红娘”,为企业与学校“牵线搭桥”,通裕重工、保龄宝等12家企业与山东大学有关学院及多位教授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也促进了学校与当地政府的进一步合作。同时,他推动禹城市建成山东大学禹城生物工程应用技术研究院,为禹城引进高层次人才62人,35项重大成果在当地实现转化,促进了当地生物产业形成一个新的产业生态。

“科研工作要沾泥”,王禄山把理想照入现实,让科学的星空映衬民生的大地,带动一片热土腾飞。他说,挂职这几年,最骄傲的事情就是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促进了农业和废弃物处理产业的快速发展。《大众日报》形象地将王禄山服务地方的成果称为“引进一位教授,带起一个支柱产业”。

诲尔谆谆,做传播科学的引路人

在高培基先生言传身教的影响下,王禄山也同样坚持以教学相长的理念去教书育人。他认为自己和山大学子是互相成就的,“进入山大的学生都很优秀,我曾经教过一位学生,他英语六级能考满分,非常值得我向他请教学习。教和学应该是相互促进的,老师和学生也应该是共同进步的。”

从一名学生变为一名老师后,他依然坚持做科研日志,只不过他的日志本上现在又加上了一块关于自己每一位学生情况的记录:每个研究生负责哪些工作,实验进度到哪了,遇到了什么困难,论文选题是什么,要发表的论文准备到哪个阶段了……条理清晰、细致简洁,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青年人才的尊重与关爱。

43cec

除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王禄山还是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普宣讲团的专家,肩负着科技强国、科普惠民的重任。做科研,是要“深入”、做“精专”;但科普是要“浅出”、做“翻译”,要用大众熟知的、听得懂的话语把科学原理类比解释出来。他用爆款饮料“元气森林”的鲜活例子为我们进行科普,生动地说明“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分子的理性设计”中酶的作用——把6碳葡萄糖转化为5碳木糖醇,再转化为4碳赤藓糖醇,从而实现保留甜味但不被人体吸收的目的,小小的变化孵化出400亿市值的增长。科普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王禄山积极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帮助启蒙公众科学逻辑、训练科学思维,从而能对质疑的事物作出自己的理性判断。

cb71c

今年是学校百廿校庆之年,当被问及有什么话想对学校和山大学子说时,王禄山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答案,而是从他的办公桌旁拿起了一本《山东省城试办大学堂暂定章程》,翻开这本每位山大学子都有的黄色小册子,向我们展示了山东大学堂办学之初的课程表。“这是山大学子人手一本的《章程》,但很少有学生仔细研读过其中的内容。山大1901年就开设了相当前沿的生物化学,很幸运,120年之后是我在教授这门课。书里有一份大学堂的课表,是当时按科学的体系设计的,校庆之际所有学生都应该再重温一下,看一下那时的大学课程是什么样的,那时的大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我们都要从其中学到一些东西,汲取到一些信仰和力量。”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知行合一,脚踏实地,惟以求真,王禄山朴实、认真的科研与教学态度就是对学者二字的生动注脚。

王禄山,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主持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973项目子课题、1项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项目及多项省部项目,累计科研经费近1800余万元。在mol biol evol, biotechnol bioeng, biosource technol, jphys chem b, electrophoresis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多篇,论文总引用次数1500余次,h-index为22。已经出版著作/译著5部,累计230余万字。共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已授权专利5项。现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酶学专业分会委员、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第二届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全国发酵工程技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德州市生物(功能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顾问、《生物技术通讯》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委员。研究方向为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分子的理性设计,秸秆资源的生物转化与资源化利用,畜禽废弃物生物降解与资源转化利用。

【作者:孙海涵摄影:井振阳 资料来源:组织宣传统战部责任编辑:赵玉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