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密码,总会给人些许神秘的感觉,在一串串符号中,一行行数字里,一段段推导间,就构建出一个神奇的世界。密码的世界,似乎总是安静而枯燥,复杂而神秘,如同一片无尽的汪洋,未知而深不可测。然而,在山东大学,有这样一位年轻人,沉浸在密码的世界里,简单纯真,专注求索,乐此不疲。这位年轻人就是郭淳,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位31岁的青年学者。
办公室内,满满的办公桌,数个扩展平面的支架,大大小小的墙贴式、支架式黑板,密密麻麻的板书,分类摆放的论文与笔记,角落里的行军床……这里就是属于郭淳的密码世界。简单直接,没有明显的情绪,也没有太多的表达,这位话少甚至有些腼腆的年轻学者,在属于自己的密码世界里,自由地翱翔着,求索着。
潜心学术,探索密码世界
从软件工程专业到信息安全领域,从国内学府到海外高校,郭淳的求学经历丰富而坚实。致力于进行科学探索的他,于2011年6月在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毕业并获得工程学士学位,2017年1月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毕业并获得信息安全博士学位,随后又赴比利时鲁汶大学(法语)从事博士后研究。从最初的软件工程领域相关学习到后来的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深造,是跳出舒适区的勇敢尝试,也是决定今后研究方向的重要转折,郭淳逐渐走进了密码的世界,开启了与密码学的不解之缘。
历经数载求学,几经时光磨炼。如今,郭淳在密码学领域已经显露锋芒,展现了年轻学者敢为人先的求索与创新精神。他开辟新的研究思路,针对新型杂凑、加密、分组密码等对称密码概念提炼了设计准则,设计了更高效、更安全、更易部署的算法;他提出抗泄露认证加密的设计准则,设计系列工作模式解决高效侧信道安全数据加密与完整性校验问题,主持设计的认证加密模式tetsponge支撑算法spook入选nist组织的轻量级密码国际标准征集第二轮、认证加密模式tedt支撑算法romulus-t入选nist轻量级密码国际标准征集第三轮;他提炼可调相关健壮杂凑函数实际安全性模型,解决面向安全多方计算的对称密码方案设计问题,设计的新型密码杂凑方案被以色列unbound科技公司、美国facebook、我国阿里集团等采用,并支撑国内外超过20个学术团队设计的安全系统。他潜心学术,自2015年以来,以第一作者在美密会、s&p等国际密码与安全顶级刊物发表论文12篇,应邀做2015年编码与密码数学理论研讨会特邀报告、中国密码学会2021年密码算法学术会议特邀报告、中国密码学会2021年密码数学专委会年会学术会议特邀报告;他敢于创新,勇攀科研高峰,已获得2020年中国密码学会密码创新二等奖,成为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并获得acm sigsac china新星奖,获评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这些优异的成绩是他潜心科研最有力的论证,也是无数个艰难时刻下坚定求索最温暖的动力。提及这些,郭淳真诚地说道:“一路走来,要感谢老师和学院领导、同事们的多方面帮助、支持与配合,才取得了这些成绩。”寥寥数语,谦逊淳厚,目光坚定。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科研求索的道路总是充满曲折的,然而,回忆起过往的求学经历与科研时光,郭淳对于其中的坎坷并无多言,“熬过去”是他提及最多的一个词语。这种坚毅品格是郭淳对科研热爱与执著的体现,也得益于一路走来老师们的用心培养。直到今天,已成为青年教师的他,依旧十分感激本科导师钱卫宁先生和硕博导师林东岱先生既严厉又充满关怀的指导,谨记恩师们的教诲,在工作中自觉保持着定期阅读外文前沿资料的习惯,践行恩师“带着问题去读书,不怕挫折、沉得住气做科研”的殷殷嘱托。
面对科研路上的短暂失意,郭淳不放大一时的悲伤,也不放纵消极的情绪。当博士论文选题连续两次与国际同行“撞车”时,他凭借日常广博的知识储备、丰富的调研积累及导师林东岱先生的悉心指导,冷静思考,重新调整论文选题;在比利时从事博后研究期间,面对生活中法语交流的不顺畅,通过买原材料自己做饭、吃快餐和一两家中餐厅,迅速适应国外生活。在郭淳看来,这些科研路上的困难都是暂时的,熬过去,是最简单的方法,也是唯一的方法,更是不可替代的成长与磨砺。成熟而冷静,理智而坚韧的他,熬过了一个个困难,在密码的世界里不断前行,走向更深更远,绽放着独特精彩和别样光芒。
教学相长,开启第二身份
除了是密码学届的佼佼青年学者,年轻的郭淳亦是教学路上的一位新人。结束在比利时鲁汶大学(法语)的博士后生活后,在王小云院士的推荐下,郭淳来到山东大学任教。在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研究院)工作的两年,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学院都给了郭淳极大的支撑保障。回忆起过往的教学时光,郭淳直言无论在时间与精力上,还是科研与教学上,都需要艰辛的投入才能得以平衡。从学生到老师,对郭淳而言,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一种观念的转变,“很多之前不理解的事情,现在理解了”,也更加让他切身体会了学生时代老师们的良苦用心。
初为教师的郭淳,在每一次授课中积累经验,也在每一节课堂中收获成长。“准确把握课程内涵,用心设计授课内容,扎实积累教学经验”,这三方面是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尽管设计制作的c 课程课件收到了本科生“是我见过的最好的c 课件”的邮件好评,但郭淳直言,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无论是在课程内涵的把握上,还是在教学经验的积累上,都远没有达到自己的标准和满意,在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这条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学相长”会是他不变的追求。
在培养学生方面,郭淳注重改进教学方法,耐心细致地与每位学生在小组范围内一起讨论思路,演算推导,解决疑难。由于密码搭建“过程”的安全性是通过数学证明的方式确立的,因而其研究具有很强的数学性质,“沉得住气去阅读,沉得住气去攻克难题”成为郭淳对学生最大的期待。在他的办公室里,墙上挂满了五六块或大或小的黑板,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学证明,这些记录了他和学生们数次交流讨论、苦思冥想、反复论证的努力,也见证了每位学生的点滴成长与研究进展,关于密码学的思维火花就在这些字符与公式间跳动着,迸发着。
谈及学生,郭淳更注重给予学生以希望,激励学生成长。在他看来,科研工作大多时候都要承受枯燥的考验,自我的兴趣与老师的激励是支撑每位学生走过漫漫求索路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日后面对困难时候坚持下去,再多尝试一次的最大动力,老师则是要身体力行地告诉学生“努力下去就会有好的前景”,引导方向,答疑解惑。在郭淳眼中,每位学生都是自由生长的竹笋,在研究兴趣的自我驱动下“发芽”、“破土”,而老师则是要及时地为这些有着浓厚生长劲头的“幼芽”浇水,引导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并茁壮生长。
功在朝夕,时光不负。踏上教学岗位已经快两年的郭淳,在适应中慢慢找寻到了自己的节奏,和学生们一起成长,作为2020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的领队教师,在学院的统筹与支持下,用心做好沟通与服务工作,带领团队获得荣誉;获评2019年度山东大学学生学术文化活动组织工作先进个人(教师),2020年山东大学劳育工作先进个人(教师);指导研究生在国际密码协会主办区域顶级会议之一的fse上发表论文。在与学生相处的时光里,无论是课堂上求知的眼神,还是节日里真切的问候,亦或是对他教学经验不足的直接反馈,都激励着这位教学路上的新人在“第二身份”里快速地成长着。
讷言敏行,助力密码强国建设
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日益成熟和数字时代的快速到来,密码学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从“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网络强国战略到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的正式通过,建设网络强国已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作为一名“密码人”,郭淳深知密码学走向民用是时代的进步,深感责任与使命的重要,也坚信这一新兴学科在未来信息化时代必将有广泛用途和广阔前景。
在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研究院)任教以来,郭淳以实际行动攻坚克难,攀登科研的更高峰。沉心静气,务实有为,专注不浮躁;耐心钻研,讷言敏行,笃行不旁骛。无论是办公室里分类摆放、满是标记的论文,还是疫情期间响应“战‘疫’不停研”号召,潜心学术,参与的3篇学术论文入选fse;亦或是“把握当下,分秒必争,争取成果能上一层楼”的目标期望,都满载着他对密码学的执著热爱与坚定求索。对郭淳而言,密码的世界,就是最精彩的世界,也是他穷尽热情要探索的广阔天地。
在生活中,郭淳喜欢的领域十分广泛,从国际政治到音乐影评,但他坦言,繁忙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已经让他没有了学生时代打球放松的闲情逸致,偶尔工作间隙在工位上看一些科普视频,对他来说已经是十分难得的放松。作为山大的一名青年教师,郭淳与学校荣辱与共,“衷心祝愿学校早日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也多次感慨道,“山大的学生普遍都是刻苦的”。他真诚地寄语山大学子,“我将把握当下,努力创造人生新的阶段,也希望你们把握当下,努力学习,创造你们人生新的阶段”。寄语赤诚,情感真挚。
眼里有光,目之所及皆是风景,密码就是郭淳心中那道最美的风景。未来,郭淳将继续坚定前行,创新敢为辟新径,千淘万漉只为真,用信心、耐心、决心筑梦密码学的世界,探索更深更远的未知。
郭淳,2011年6月于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获得软件工程学士学位,2017年1月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得信息安全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培养),师从林东岱教授。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于比利时鲁汶大学(法语)从事博士后研究,8月起入职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研究领域为对称密码系统的设计、可证明安全性与通用攻击,研究用“简单”的对象(分组密码、hash等)搭建功能复杂的系统(包括消息认证码mac、认证加密,可调分组密码、电路混淆、密码货币系统等)。目前已获评中国密码学会2020密码创新奖(二等奖)、acm sigsac china新星奖、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