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龙,2020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中共预备党员,山东大学普通生田径队队员,青岛校区田径协会骨干成员。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体育特长一等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山东大学校园文体活动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自强不息,厚积破土而发
初中时家中生计受阻,刘文龙的父母囿于文凭不高只能四处打工,刘文龙则留守在家,缺乏父母的陪伴。父母的艰辛和苦涩他都看在眼里,“爸妈在物质方面能够给予我的不是很多,但我觉得他们的精神品质一直在影响着我,我父亲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他虽然只是打工,但他工作的时候特别认真,还特别乐于助人。”父母的宽厚务实、认真要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刘文龙,“不怕难、肯吃苦”的坚毅品格如一粒小小的种子在他的心中发芽。
刘文龙深知,读书将是他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最好出路。步入大学之前,无论晨光下、夜色中,还是寒暑假期,他从未放松自己,争分夺秒,力学不倦。星光不负有心人,刘文龙在初中时连续三年全校第一,中考创下全市唯一一个理科全部满分的纪录。
在步入大学之后,他也未曾懈怠放松。采访时,他幽默地说每天早晨叫醒他的不是闹钟,而是长期养成,难以改变的生物钟。上大学以来,即便在没有课的早晨,他也会早早起床到图书馆看书。经过大学三年的学习,他逐渐从最初入学时“以考试为目的而学习”转变思路,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和兴趣。“专业课的分数只是考核我们对于整体知识框架的了解程度,是评定我们能力的一个方面。科研实践的能力也非常重要。”他连续两年成绩位列专业第1名,15门课程排名第1,超57%课程学分取得a 等级评定。
一路向前,从奔跑中寻找方向
“可能是高考那段时间养成的习惯,我感觉跑步可以减轻学习压力,一圈一圈坚持跑下来也让我很有成就感。”作为高中时缓解压力的有效方式,跑步,逐渐成为陪伴刘文龙度过课余时间的一项主要活动。大学期间,刘文龙仍保持着这份热爱,经常去操场跑步,在奔跑中缓解压力,找到自信与方向。
在一次次的操场运动中,刘文龙逐渐与同在操场训练的学校田径队的老师、同学熟悉起来。大一下学期的一天,刘文龙如常在操场跑步,恰逢田径队三级跳远训练,他抱着好奇的心态去试跳了一下,出人意料的是,从未接受过跳远相关训练的他竟跳出了不错的成绩。田径队的老师看到了他的天赋,便向刘文龙抛出了橄榄枝。机缘巧合之下,刘文龙就此加入山东大学(青岛)普通生田径队,并逐渐成为学校田径队、田径协会的骨干成员。
(左三为刘文龙)
非专业出身的刘文龙对田径队的训练总是十分刻苦认真。在专业课程安排相对宽松的大一和大二上学期,他几乎每天都坚持训练。“体育成绩会诚实地考量和反馈你的付出”,刘文龙坚信,训练中的付出是不会被辜负的,所以在每次训练中,他总会拼尽全力。“最苦最累的时候,往往也是提高最快的时候,要想有所收获,就必须得实实在在地付出。”
面对训练和比赛中的困难,刘文龙虽然不是专业运动员,但也从未退缩过。2021年的山东省大学生运动会和青岛市高校运动会的赛程安排非常紧凑,两项赛事之间仅仅相隔四天,留给刘文龙的训练时间十分紧张,而且比赛就安排在暑期后不久,他只得在假期给自己加练。他在家沿着山路、马路跑步训练,皮肤晒伤、暴汗、累到要吐……种种困难与训练的孤寂感都未曾阻止他奔跑的脚步。在开学后的备战过程中,面对课程与训练计划间的冲突,他向专业课老师申请跟从其他班学习,课后自己预习复习,向教练申请晚上训练,方才缓解了课程与训练计划间的冲突。“训练过程肯定是很累的,但帮我们训练的老师也很辛苦,而且他们都是自愿承担起这份责任的,我更不能对不起老师的付出。”
(第二排左三为刘文龙)
训练时的汗水和劳累最终都成为了他的勋章,在山东省大学生运动会中,他在接力比赛中获得山东大学普通生组历史最好成绩;在青岛市高校运动会中获得男子三级跳远亚军、400米接力亚军;在学校的体育比赛中,他累计获得5项校级冠军。
“守望”大山,亦是回望曾经的自己
在繁忙的学习与训练之余,刘文龙还热心于各项公益活动。目前作为山东大学“守望行动”的成员,他长期为山区留守儿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刘文龙在大一刚入学时,学长学姐在新生见面会上对“守望行动”进行了宣讲。在宣讲中,刘文龙得知“守望行动”是一项面向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这让曾经也是留守儿童的他深受触动,“对我来说,加入‘守望行动’,不单单是想肩负起一份责任,更是在追寻一种情感上的共振——回望过去的自己。我曾经也是留守儿童,所以我了解他们的生活、感受,也深知他们对知识和关爱的渴望,因此当自己有能力时,我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陪伴他们,带他们眺望大山外的风光。”
“守望行动”采取一对一帮教的形式,活动以线上开展为主,志愿者与孩子们在线下接触的时间并不长,但在短暂的线下相处中,刘文龙的帮教对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来自临沂市沂水县石汪峪小学的一名小学生,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冬天,我给她带了毛绒玩具和一副保暖耳罩。孩子刚开始有些怕生,也不太说话,很像我小时候的状态。临行前,原本有些害羞的孩子突然拽住我,目光中似乎有隐隐的不舍。”刘文龙说,他现在还能想起那个孩子当时在车外对他挥手告别的样子,就是在那一刻,刘文龙觉得那仿佛是在重新与过去的自己相遇,然后告别。
三年过去了,刘文龙帮教的孩子逐渐长大,他自己也已是大三的学生。“三年的时间里,我们彼此信任,互相加油打气,我在帮助留守儿童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很多温暖和成长。”尽管刘文龙觉得自己为孩子们的付出并不起眼,但孩子们会记得,时间也会记得。
志愿活动终会迎来结束的一天,但这份爱与温暖,却如同漫漫人生路上一盏温热的烛火,照亮他们彼此,也会温暖越来越多的人。
谈及未来,刘文龙希望能够继续深造,潜心做科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一些成就。“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这是刘文龙高中班主任送给他的一句话,也是刘文龙的人生信条,不必太在意结果,只需专注过程,一路向前,时间会给他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