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轻诉,碧柳知春,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第114个国际劳动妇女节。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有这样一群优秀的女性——她们躬耕教坛,科研报国;她们围绕中心工作,做好服务保障。她们像永不凋谢的花朵为山大点缀满园春色,像熠熠生辉的明珠为山大增添光彩万千。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青岛校区三位山东大学“三八红旗手”的故事,聆听她们的心声。
向凤宁:科技强国担使命,为国育才守初心
向凤宁,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杰出青年、青岛市拔尖人才,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中国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植物器官发生分委会委员、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女科学家分会委员及国际植物生物技术联合会成员。
作为一名37年前便与山东大学结缘,从事大豆科学研究的女性科技工作者,我的这份荣誉离不开山东大学的培养,离不开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关怀与支持,也是对我不懈坚持和默默努力的认可。
聚焦“卡脖子”关键问题,开展科研创新研究。大豆是中美贸易战的“上甘岭”,2000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至2020年进口依存度高达85%以上。2006年我在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中,亲历了中美第一轮大豆产业话语权争夺战,经过认真思考,我决意从事大豆高产及耐盐碱种质创新研究。大豆单产低和耐逆性差是制约我国大豆产业安全的“卡脖子”重大问题。在随后的近20年里,我带领科研团队,把提高大豆产量和耐盐碱作为主攻方向,聚焦国家战略及山东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利用的需求,围绕大豆高产及耐盐关键基因发掘和关键育种技术创新开展研究,创建了4个研究平台:一是用于大规模基因发掘及新品种选育的遗传材料平台;二是构建了大豆全基因组信息及表型组鉴定平台;三是建立了规模化发掘功能基因及作用机理研究平台;四是建立了高效的大豆基因转化和基因编辑的技术系统,为大豆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基因资源。
坚持“四个面向”,依靠科技创新落实“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要求。我带领团队在理论及技术创新的同时,致力于研究成果的转化落地,利用构建的大豆突变体库,通过系统选育,历经12年的艰苦探索,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耐盐碱大豆新品种“山大5号”,并实现了成果转化。去年已在全国129个县推广种植,平均亩产达500斤以上,2024年预计推广10万亩以上,预测可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000万元。
坚持弘扬教育家精神,以科研支撑教学,用理论铸魂育人。自1999年至今,我已培养70余名硕士、博士,主讲了8门本科生及5门研究生课程。参编国家规划教材《发育生物学》和数字化教材《趣味生物学实验教学课程》2部本科生教材,其中数字化教材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材。
科技强国担使命,为国育才守初心。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坚信,每一位女性都拥有无限的潜力和力量。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坚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以“全面图强、争创一流”的扎实行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山东大学“全面图强”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
刘仁芝: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刘仁芝,从事财务工作二十余年,现任青岛校区财务处副处长、财务处党支部书记,带领部门先后荣获“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山东大学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荣获学校五星党支部。多次参与教育科技系统财务监管工作,连续三年收到教育部经费监管中心发来的感谢信。获评“中央国家机关会计领军人才”“教育部高端会计人才”等荣誉称号。
春风送暖不觉寒,时逢三月草木鲜,获得“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的我收获了如同“丰收”一般的喜悦之情,又深感沉甸甸的责任。
27年前,我怀揣着职业梦想入职了崇敬已久的山东大学,在山大的广阔舞台上,实现了从懵懂青涩到从容坚定的转变。我先后在学校产业处、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财务部、齐鲁医学院、青岛校区财务处等部门工作,多岗位的锻炼、不同领域的尝试既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也拓宽了我的视野。
我将自身多年所学应用到实际业务工作中,在推进经营性资产规范化管理、创新校园卡财务管理、强化学校科研财务管理、加强学校内控建设、提高青岛校区财务服务质量等方面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一群优秀的山大奋斗者,有幸和他们一同见证了学校经营性资产的改制重组、“一卡通办”的融合发展、科研规模的大幅跃升、齐鲁医学院的蓬勃发展、青岛校区的快速崛起。
2022年1月起,我开始担任青岛校区财务处副处长、财务处党支部书记。角色的转变,让我再次深感责任之重。为此,我全心全意做好属地财务服务工作,多措并举加强青年党员的服务能力建设,组建“党员服务先锋队”,积极带领支部党员编制服务手册、开展专题宣讲、提供专业指导等,致力于校区财务服务精准度的提高;鼓励青年党员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坚持打造“学习型、研究型”党支部,增强青年党员运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以专业视角分析判断和破解工作难题的能力。
赶路者永不止步,初心不改定会所向披靡。“三八红旗手”的荣誉,既是鼓励,更是鞭策。面向未来,我会坚守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践行山大财务人使命,心向远方,怀抱十二分热忱,以柔肩担重任,深耕专业,勤学善思。一是加强成本核算管理,防范财务风险,推进政策赋能,发挥政策的激励和聚力作用,开源节流加大财务的保障能力;二是强化数据赋能,用系统化、数字化思维推进财务治理变革,增强财务对战略决策支持能力;三是加强业财融合,拓宽财务管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为学校提供差异化的靶向财务管理和服务,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助力赋能学校“全面图强”新征程。
赵梦莹:反哺山大,躬耕教坛
赵梦莹,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体系结构、异构计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项目,在高水平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 70 余篇。曾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十佳书院导师等荣誉。
阳春三月,大地回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三八节”。我像往常一样,坚守在教学和科研的工作岗位上。作为一名山大人,我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度过了我的大学本科时光,那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博士毕业后,我选择回到母校的怀抱,站上了三尺讲台。工作八年来,我坚持以躬耕教坛、育人为本、科研强校、积极奉献为工作原则,在学校、学院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在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都充分探索、迅速成长。
在担任《计算机组成与设计》课程的负责人期间,我和课程团队一起,构建了丰富的思政案例库和前沿知识库,让学生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该课程也顺利获批省一流课程,获得华为“金课”、山东大学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等荣誉。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体系结构与嵌入式研究中心的负责人,我聚焦于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异构计算领域,带领我的团队在非易失处理器设计、面向fpga的eda优化等方向取得了突破性的科研成果,获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国际硬件比赛全球第三名、acm青岛新星奖、山东省电子学会科学技术青年奖,这些荣誉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给了我更大热情承担学术和学院服务工作。作为sci期刊ieee embedded systems letters副主编,ccf b类国际期刊tecs、todaes的客座编辑,我致力于推动学术交流,搭建国内外学者之间的交流平台;作为学院的院长助理、学术委员会秘书、菁英班责任教授,我努力思考、积极参与,践行着心中那份坚持。我真心希望能为母校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我相信这是每个山大人的梦想。
对我而言,获得“三八红旗手”称号是一份巨大的荣誉,也是对我在教育和科研领域努力的认可,更是对未来工作的激励。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坚持我的教育理念和科研追求,不断探索创新,培养更多优秀的计算机科学人才,为把山大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断奋斗,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巾帼女性,不让须眉。她们心怀家国,在国家最需要的领域躬耕不辍;她们献身科研,在学术最前沿精益求精;她们反哺母校,为把山大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助力赋能。在人生画卷上,她们以独立的姿态和独特的眼光,绘就精彩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