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迎来百廿华诞。重归青岛办学五年,“名校 名城”效应带来人才集聚、产业升级、文化繁荣
“山大系”融入青岛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10月15日,山东大学迎来120周年校庆。浮山湾畔,璀璨灯光为山大点亮,青岛用特别的礼遇为这所与城市血脉相连的高等学府庆祝生日。
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滋养着城市。百廿年间,山东大学和青岛有过三次相遇,每一次遇见,都谱写出绚烂的华章。
上世纪三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山东大学在青岛先后创造了办学史上的“两次辉煌”,而青岛也因山东大学涵养出近代城市品格和文化底蕴。
2016年秋天,经过近一个甲子的等待,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正式启用,这座城与这所大学再续前缘。五年来,大批高层次人才来青发展、大批优秀学子留青就业、大批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大批高端文化惠及民生、大批教育医疗资源服务区域发展……“山大系”融入了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为青岛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充分发挥地缘优势,高端人才集聚青岛
金秋十月,位于鳌山湾畔的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晨曦染露,梧桐渐黄。学生们或在教学楼和实验室里学习研究,或在全国高校唯一的历史考古类国家一级博物馆里与文物进行一场古今对话,或在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图书馆里品味书香,偶尔抬头远眺,看窗外蔚蓝色的大海潮起波涌,一如青岛对山东大学的守候。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山东大学重归青岛办学,名校加名城的吸引力让人才迅速聚集。山大青岛校区党工委书记孔令栋介绍,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延揽培育了大批杰出高端人才。2016年9月以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新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200余名,其中引进院士6人(含双聘)、培育海外院士3人,引进和培育顶尖人才12人、领军人才63人、青年人才141人。“近年来,山东大学引进的高端人才半数以上都落在了青岛校区。”
对人才规模的迅速增长,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人事处副处长杜林深有感触:“做科研要靠团队的力量,山东大学以才引才、以才聚才、以才育才,人才集聚效应明显。近两年,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有55名全球top200高校博士、博士后留学归国人员向青岛市申请山东省引进科技人才资助,申报人数占全市37.9%,目前已获批资助23人,占全市41.8%。”
聚焦前沿学科,下好先手棋,越是名校,越要有引领意识。依托高端人才,山大在青岛校区新建国家示范性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研究院)、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国际创新转化学院等前沿性教学科研机构,各领域研究方向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体现了“强校兴国”的责任担当,也与青岛的前瞻性布局不谋而合。
由王小云院士领衔的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研究院)直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该学院(研究院)拥有国内唯一一家密码领域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平台,科研水平位居国内高校前列,在青岛打造我国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副校长汤亚杰是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他带领团队将现代生命科学技术融会贯通于传统中药研究中,通过分子修饰改造,创制结构新颖和活性独特的抗肿瘤新药,大大提高了灭杀肿瘤细胞的精准度。
引育结合,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成为青岛重要的人才“储备库”。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启用后,在青岛就业的山大毕业生人数从过去的每年200多人骤升至1000多人。选择在青岛就业创业的,不仅是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学生,济南校本部、威海校区的毕业生也因青岛校区的存在,对青岛这座城市格外偏爱。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李海燕每天都要安排近十家单位来校进行就业宣讲,“进校宣讲的单位太多了,宣讲厅常常不够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实行学院制、书院制结合的“双院育人”模式,学院老师教授专业知识,书院导师帮助学生进行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社团导师做发展指导,朋辈导师互助帮扶……“双院育人”模式让毕业生极具竞争力,也颇受用人单位青睐。
同时,青岛市也敞开怀抱迎接山大的优质生源,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社会实践机会,“山大学子青岛行”“千名学子进青岛”等活动,让山东大学的学生们深入青岛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参观、实习,在实训岗位上不断对接青岛需求,快速融入城市发展肌理。
扎根青岛办大学,与青岛发展同频共振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山东大学将服务山东战略作为学校七大发展战略之一,提出打造“山大系”品牌,真正把力量投放在山东,把成果转化在山东。青岛是山东大学服务山东的重中之重。学校扎根青岛、反哺青岛,制定实施《打造“山大系”品牌,服务青岛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积极构建校企联动、全面开花的服务青岛工作体系。
重归青岛办学的五年间,山东大学的科研力量源源不断地输出成果,领跑科技前沿。一批批科技成果就地产业化,一个个成熟的项目落地青岛,一群群山大校友选择在青岛开办企业……“山大师生系”“山大校友系”“山大校企系”“齐鲁医学系”“山大基教系”都与青岛发展保持着同频共振,在多领域、多行业与青岛发生着奇妙的反应。
2020年4月,由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和即墨区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推进的产学研项目“新型固氮杀虫杀菌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工艺”取得重大突破:新一代多功能农用微生物菌剂——荧光假单胞菌在首次试生产中获得成功。这是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即墨蓝谷进行成果转化的第一个项目,也是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自启用以来就地转化的第一个产业化项目。学校引进的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友明牵头研发的这款产品,具备了绿色肥料和生物农药两种功能。该项目研发中心设在蓝谷,可年产2万吨各类农用生物菌剂,产值达5亿元。
同时,一批山东大学已经培育成熟的项目也选择来青落地。例如,山东大学与枣庄山东泰和水处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环境技术研发中心,并由该公司出资1000万元在青岛创建全资子公司继续从事污染与水处理科技研发工作。
近年来,山东大学还汇聚融合一校三地力量,积极参与青岛市高质量发展。电气工程学院刘淑琴教授团队研发的ecmo(人工心肺机)已与宇云(青岛)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成果转化与合作协议,该项目成果转化与合作总经费达到1.04亿元,创造了山东大学单项科技合作新纪录,也迈出了ecmo国产化的第一步。
据了解,目前有多家青岛制造业名企和山东大学建立了密切联系。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啤酒生物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前沿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合作;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国群教授团队与海信集团开展项目合作,产出“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形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科研成果,节省了多道工序,提升了生产效率。
科学研究实现了“从0到1”的过程,成果转化就要实现从“1到10”“从10到100”的过程。孔令栋表示,即将建立的山东大学青岛产业技术研究院将承担起成果转化重任,加快提升山东大学先进科技成果在青岛的转化效率。
滋养人文精神,为城市发展出谋划策
山东大学文史见长。重归青岛办学的山大力图延续上个世纪“人文星空璀璨”的历史风光,在青岛的人文社会领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此,山东大学除了在青岛校区布局生命、环境、信息、海洋等理工学科群外,还布局了以政法学科为代表的一批人文社会学科群。自然科学带来科研成果,人文社会科学则为青岛的社会治理积极出谋划策。山东大学法学院与青岛市中院等单位签署合作共建协议,为青岛市地方立法、党政管理决策、政法咨询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充分发挥法学学科的智库功能,助力法治青岛建设。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发挥专业特色优势,在城市治理、社会治理、风险治理、应急管理、城市国际化战略与合作、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统一战线研究等方面结合青岛实际,与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研究、咨询服务,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在基层治理、文化建设等领域结合青岛实际开展深入研究,助力人文青岛建设。山东大学县域发展研究院,重点解决中国县域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争创全国一流县域研究智库,助力青岛县域经济继续创造佳绩。山东大学城市文化研究院集中力量挖掘青岛城市文化资源、研究青岛城市文化建设模式,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在特聘专家姜波教授的带领下大力发展水下考古研究,让青岛在“蓝色文明”探索与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
正是因为这种人文精神的滋养,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文化设施别具一格。图书馆建筑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为亚洲高校中单体面积最大的图书馆,阅览条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博物馆展陈面积近1万平方米,文物保护实验室超过5000平方米,是全国高校唯一的历史考古类国家一级博物馆;综合体育馆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内设8500余座的室内体育馆、竞赛游泳馆、健身中心等功能用房,可承接全国性体育赛事。这些项目均由青岛市投资建设,在满足师生需要的同时,将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有序面向市民开放共享,打造区域性的文化地标和文教中心。
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图书馆向南远眺,与校区一路之隔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蓝谷)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主体建筑将于今年年底封顶,预计2023年投入使用。作为一家“三甲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蓝谷)将按照“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理念,着力发展特色专科,为区域大众的健康平安保驾护航。山东大学与蓝谷共建的山东大学实验小学、幼儿园均已于2016年秋季顺利开学,山大(蓝谷)实验中学目前正在稳步推进建设,其初中部和高中部均按照36个班规模建设,明年9月开学启用后,将极大提升青岛蓝谷区域的基础教育服务水平。
百廿山大,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上。未来,山东大学将继续以青岛校区作为服务青岛的桥头堡,深入打造“山大系”服务品牌,与青岛齐心协力,并肩前行,携手开创新时代校地互融互促、互利共赢的美好未来,进一步彰显新时代的山大作为和山大担当!(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青岛日报2021年10月15日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