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共同在圆明园举办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与会专家共话今年国际古迹遗址日“变革中的文化遗产”这一主题,通过专家演讲、圆桌座谈、公众交流、展览展示等环节,让专家与公众交流分享关于时代变革中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思考。会上发布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如何保护好文化遗产,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姜波。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会上,发布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您能简单介绍下这份报告的背景,以及这份报告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哪些重要意义?
姜波:报告是在北京中轴线申遗办的指导下,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三方联合研究编制,是全球范围内文化遗产点首次在申遗阶段明确提出文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对其做整体评估的一份新型报告。该报告是以北京中轴线为核心案例,呈现遗产保护工作在政府管理、社会治理、环境保护、产业带动、文化涵育等方面的多元体现,探讨如何优化中轴线遗产保护工作,更好地促进北京城市的发展。
众所周知,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下来的珍贵遗产,保护遗产、塑造未来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在全球化、城市化和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保护城市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该报告发布了北京中轴线珍贵遗产的保护现状,并为以后保护中轴线遗产提供了指导原则,值得重视。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这份报告提到,北京中轴线贯穿北京老城,见证和影响了700多年来北京的发展与变迁。从某种意义上,中轴线是读懂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过去、现在、未来的窗口。那么如何更好地保护中轴线?
姜波:报告指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支持人群凸显“年轻态”,有利于中轴线文化遗产的社会传承和代际传承。同时,通过中轴线的社会话题大数据的挖掘,发现中轴线文化传播对民众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产生积极影响。我们要用一份谦卑的心态尊重遗产,要用一种科学的态度来保护遗产,还要呼吁公众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理念,让遗产保护成为每一位市民特别是利益相关者的共识。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以“传承中轴文脉 传播古都文化”为主题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已经举办了两届,今年大赛已经启动,您如何看待大赛?您认为大赛对文化遗产保护又起到了哪些作用?
姜波:报告中也提到,北京中轴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最终形成了三点建议,第一,鼓励多元参与;第二,充分利用数字传播;第三,倡导创新联结。在我看来,举办大赛从青年、娃娃群体抓起,让年轻群体在青年时代形成对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保护的思想,去年参赛选手中,最年长者八十余岁,最小的是三岁左右的小朋友,他们都积极投身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这令人印象深刻!这次创新大赛,得到了专家学者、大中小学生和各个阶层的市民的广泛参与,赛道设计科学、参赛形式多样、评奖规则更趋合理。2023年大赛延续“传承中轴文脉 传播古都文化”主题,设置魅力中轴、艺术中轴、达人中轴、创意中轴、数字中轴五大赛道,面向国内外全年龄段人士开展项目征集。本届大赛在2022届大赛基础上,增加了对北京中轴线音乐创作、文学创作、服装服饰设计等创新设置,旨在多角度、立体化挖掘展示中轴多彩文化魅力。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您在会上围绕“我家就在中轴线”的主题进行了交流,能不能分享文化遗产保护的案例?生活在中轴线沿线的社区居民如何参与遗产保护与传承?
姜波:我特别提及了希腊的雅典卫城、意大利的庞贝古城和中国的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的案例比较与分析,强调遗产地景观的保护,强调建筑遗产功能的延续,强调科学的保护和重建,呼吁公众参与,提升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我还要特别提及,在珍贵的文化遗产面前,我们应该保持一份谦卑的心态,尊重遗产,守卫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历史记忆。
北京的城市遗产生生不息,为了增强大家的保护意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通过走进社区文化中心、文创园区、图书馆、书店等公共文化空间,邀请权威专家多视角、多维度深入解读北京中轴线,两年来举办了31场官方大讲堂和9场社会讲堂,这一系列活动,已吸引了线上线下超过3000万人次观看。
我认为,遗产保护与利用也要促进当地发展,文化遗产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要让生活在中轴线的社区居民感受到文化遗产带来的乐趣,让他们充分意识到一定要带头保护好文化遗产,这就要求要把文化遗产地的居民的利益放在最前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