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驻青高校有序推进校园开放-k8体育

 【青岛日报】驻青高校有序推进校园开放-k8体育

媒体关注

k8体育-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 · 媒体关注 ·

【青岛日报】驻青高校有序推进校园开放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10日 点击次数:

市民游客通过预约后参观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博物馆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文化的圣土、科创的高地。正因如此,人们对大学校园会有着更多的期待与向往。

近来,一度因疫情被暂时封闭的大学校园何时再度开放引发了广泛关注。开放特定的校内场馆、让校友预约刷卡刷码入校、允许学生家长进入校园……在青岛,各大高校做出了一些尝试,加快与城市的深度融合。

驻青高校“有条件”开放校园

“这里展出的是青岛地区一处大汶口早期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它们距今约有6000年的历史,反映的是青岛地区早期先民的生活状态……”2月25日上午10点左右,提前预约入校的10余名访客来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博物馆,在解说员的引导下,开启了一场探寻历史文明之旅。该博物馆是国内高校单体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也是全国高校唯一的历史考古类国家一级博物馆,陈列了众多山大考古学科几十年来的考古成果,展示了考古学科对推进齐鲁文明进程研究的重大贡献。同时,博物馆内还展出了讲述学校120余年发展史的文字、图片和实物。丰富的展品、厚重的历史让参观的访客颇有收获。自2023年4月份对社会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个人预约和团队预约9万余人次。学校博物馆的开放让普通市民可以走进大学校园,感受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严谨的治学态度。

作为中国最美十大校园之一,中国海洋大学的对外开放也有新进展。今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对外开放。”在此之前,海大已与市南区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多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全方位提升合作水平,其中包括共建“一多楼”项目。“一多楼”将被建成以“闻一多纪念馆”为主题的综合文史馆。在不久的将来,这栋百年建筑将重新焕发活力,与校区周边鱼山路、福山路的众多名人故居串联在一起,成为展现青岛城市发展史、海大历史的新窗口。实际上,去年春天海大崂山校区樱花盛开时,学校就开通了校外人员入校赏樱预约通道,工作日每天预约限额1000人,节假日每天预约限额2000人。众多市民、游客纷纷入校“打卡”,在校园里感受到了“人间四月天”。

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特定场馆、特定时段的校园开放,山东大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滨海学院、青岛城市学院等驻青高校均实现了“有条件”对特定群体开放。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可通过学校校友会小程序预约返校;山东大学的毕业生可凭借电子校友卡入校,经学校门卫核验确认后,刷身份证即可进入校园。部分学校还明确校友可以携带一定数量的人员入校。此外,不少高校在开学季等时间段也对在校生家长开放。

全面开放校园大学仍然有顾虑

物理空间的开放实际上是大学开放精神的映射。

历史上,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其开门悦纳诸子百家、汇集天下贤士,造就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百家争鸣”的盛况,在教育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国内,武汉大学樱花盛开时总能吸引万千市民游客到校园内赏花,感受蓝色琉璃瓦与粉色樱花交相辉映之美;在国外,世界顶尖学府牛津大学没有独立校区,各学院散布牛津市各个角落,与城市融为一体、相互依存。大学校园的开放加快了高校与城市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了高校与城市的携手发展。

去年以来,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逐渐实现了校园完全对外开放。各高校对于访客入校的时段、开放区域等规定各不相同。社会人员可通过预约、登记入校或直接刷身份证进入校园,其中多数学校要求社会人员提前预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团队对147所“双一流”高校开放政策所做的评估和解读显示,2023年有68所高校发布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校园的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77所高校实际开放校园,略高于发布政策的高校数量。这说明,大学开放正在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大学校园的开放可以增加大学与城市各方面的交流与互动,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高校也有自己的难处与顾虑。采访中,记者注意到,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维护学校上课、科研等教育教学秩序等是高校校园开放考虑比较多的因素。“校门是保障校内师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实行比较严格的进出校园制度,可以有效防范风险,也是对师生负责的表现。”相关高校负责人介绍。部分高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实行校园完全开放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校的硬件支出、人力成本等,同时可能会增加校园管理的难度,“进入校园的校外人员较多,难免会存在兜售商品等情况,学校又没有执法权,这就增加了校园管理的难度,一些权责不明的问题也不易解决”。

“开放办学”需要多方相向奔赴

一流城市成就一流大学,一流大学塑造一流城市。

大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大学本身,其作为一种文化和精神符号,除了传授知识,还有社会教化、文化熏陶等功能。大学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服务站,大学校园的开放自然也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有专家认为,大学校园开放不能一蹴而就,而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不同大学向社会开放后面临的压力是不一样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学怎么开放,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向所有大学提出“一刀切”的开放要求。“如清华、北大,由于受学生、家长追捧,如果不设限制地向社会开放,必定游客如织。有的大学本来校舍资源就特别紧张,又地处闹市区,向社会开放的话,也会让学校本来的场馆资源捉襟见肘。而有的地处郊区的高校,就算完全向社会开放,到校的校外人员也不多。”熊丙奇说。

同时,大学校园开放参与的主体不只有高校,还有地方和社会公众,因此大学校园的开放也就不只是大学的事情,也是社会公众的事情。大学向社会张开怀抱,开放校园、开放特定的场馆,显示了大学的责任与担当;社会公众也应该管理好自己的脚步,给大学以充分的尊重,心存对知识、创新的敬畏,维护大学的教育教学、管理秩序,不过度干扰、不过度消费大学。相关部门也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多方携手、相向奔赴,才能形成“开放办学”的良好格局。

https://epaper.guanhai.com.cn/conpaper/qdrb/h5/html5/2024-03/10/content_144593_454253.htm?curr=

【作者:王世锋摄影:韩星来源:青岛日报责任编辑:孙雅琪 赵玉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