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的清理一定要轻,对应位置的漆片要做好标记。”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科技考古实验室中的室内发掘实验室,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朱磊正指导学生对湖北随州枣树林曾侯宝墓葬m168中的马铠甲漆片做细致的清理工作。
刚进入到室内发掘实验室,瞬间明显感受到体感温度的降低,空气也非常湿润,映入眼帘的是一方占地约两平方米的出土遗存堆积,在泥土中埋藏着大量的漆片,这便是曾侯宝墓葬m168遗存。自2019年被转运到实验室以来,朱磊及其团队经过近五年时间的保护清理、发掘分析,完成了约三分之一的发掘工作。
“遗存中的漆皮对空气湿度非常敏感,它被从高湿度的淤土转移到低湿度的空气中时,很容易卷边、起翘甚至脱落,影响发掘的价值。我们实验室可以根据发掘工作的需要随时调整温度和湿度,保证了漆皮的韧性和湿度,保护了历史遗存,也为发掘争取到了时间。”
除了能还原出土环境,作为全国高校第一座专业室内考古实验室,室内发掘实验室还配备有荷载10吨的电动航车、载重20吨的液压升降机,以及体视显微镜、金相显微镜、3d打印机、3d扫描仪等高精尖设备,充分保证了室内考古的精细发掘。
考古是对历史的研究,一项项尖端技术、先进设备应用于考古,会让更多深埋于地下的真相重见天日。然而,除了惊叹于技术的发达,更难能可贵的是山东大学考古团队几年如一日的探索发掘、孜孜以求的追求真理的精神。这一精神还在不少其他学者和团队中真实存在着。
为迎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在图书馆一楼举办了相关展览,年近70岁的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荣聘教授、山东大学生态学科学术带头人王仁卿神采奕奕地介绍着山东大学生态学相关的成果和著作。
“做生态,就要经常跑野外。跑野外意味着什么呢?就是有潜在危险。”在多年的科研中,上山下河成了王仁卿研究中的“家常便饭”。“比起攻关解决生态中的问题、找到生态中未知的奥秘和规律,这些事情根本算不上困难。”
王仁卿带领团队不间断地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展调查、观测、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原始资料。他将取得的研究成果编纂成书,其主编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研究丛书·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生态学卷》中的“植被生态学”分支对黄河三角洲乃至全国生态保护意义重大。
前不久,山东大学环境与生态学成功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前千分之一学科行列,成为山东大学继工程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之后第六个跻身全球前千分之一学科行列的学科。
这正是得益于像王仁卿一样的一代代山大学者,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发扬“十年磨一剑、甘坐冷板凳”的科学家精神,推动学校科技创新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多的“山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