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结束在新疆一年支教服务的朱姜昊带着丰富的经历和满满的期待,重返校园,继续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从赴西部地区进行环境考察,到毕业后加入研究生支教团,朱姜昊在山大的经历是一段与志同道合者共同奋斗的历程,更是一段自我成长和实现梦想的旅程,每一步,都深深烙印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
朱姜昊收到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心怀自然,探寻生态的无限奥秘
作为一名环境学子,朱姜昊对于环境科学的兴趣,源自他童年时光里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珍贵记忆。“从童年起,我注定属于自然。”朱姜昊回忆道,“小的时候,我就经常跟随姥爷骑着摩托车在森林中穿梭,到了秋天则会带着工具去修剪树枝当柴火。”因此,在大学时期,他渴望找到一个能够让他与自然更加亲近的专业,环境科学满足了他的这一愿望。
在对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后,朱姜昊的热情被点燃,他不想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想去亲身体验和探索自然的奥秘。2020年,朱姜昊在西藏拉萨参与调研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黑颈鹤的栖息情况。他利用望远镜进行细致观察,投入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逐一清点黑颈鹤的数量,发现黑颈鹤的数量达到1100多只,相比去年增加了100多只。“这证明了近年来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发现。”朱姜昊笑着说。
朱姜昊赴西藏拉萨调研鸟类多样性
除此之外,朱姜昊还跟随团队在高海拔的尼姑寺进行考察。“到5000米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同学坚持不下去了,只能留在车上吸氧。”朱姜昊和其他三位成员克服不适,成功攀爬到5500米的海拔进行探访。“我们非常惊喜地发现,在5500米的高度,有一种特别漂亮的藏马鸡,正在啄食尼姑寺的小米。这给我们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2021年,朱姜昊再次启航,赴新疆喀什进行环境科学冰川科考,直面极端环境的挑战,“当时我和队员需要一步步爬到冰川上面去采集样品”。这些宝贵的经历不仅拓宽了朱姜昊的视野,更加深了他作为一名环境学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如果我们再不关注气候变化和环境变迁,一些震撼人心的自然奇观可能会永远消失。我作为一名环境学子,更深感有责任为保护宝贵的自然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朱姜昊赴新疆喀什开展环境科学冰川科考
情系教育,播撒科学知识的种子
西部的风光带给朱姜昊的不止是自然的震撼,更有人文故事的感动。朱姜昊回忆在西藏走访时,一位护林员特别骄傲地告诉他,他们家的儿子考上了当地的高中。在当地,考上高中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当我看到护林员展示着他孩子的学习成果和奖状时,我内心深受触动,我想着如果未来有机会,一定要为西部的教育事业出一份力。”
一颗名为“志愿”的种子,在朱姜昊的心底悄然种下,并生根发芽。本科毕业后,朱姜昊加入山东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深入西部基层一线,前往新疆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朱姜昊与新疆的孩子们分享山大月饼
初到新疆,朱姜昊发现孩子们在自己课堂上的学习热情不太高涨,在课堂上很难专注。在此情况下,朱姜昊反思自己,改善教学方式。“除了利用视频、图画等形式来授课之外,我会自己购入化学试剂,在课堂上给他们做一些有意思的实验,如鲁米诺实验。”提及自己的教学成果,朱姜昊满是欣慰,“虽然我现在已经离开了新疆,但是这个暑假依然有同学在班级群里发视频反馈他们的实验成果。能让他们对科学产生兴趣,也让我感到十分自豪。”
全新启航,探索人生的更多可能
时隔一年,朱姜昊又回到了学生身份。提及研究生阶段的规划,他用一句话概括:“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希望自己能够多读点书,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同时坚持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重返校园,朱姜昊对山大的好奇与热情只增不减,“五年前本科入学的时候,我当然是蠢蠢欲动的,想探索学校的各种设施,参加各种活动。今年作为一名研究生再回到山大,我依然充满了期待。在我本科的时候,宋君复体育馆还没有开放,还有晨园、曦园餐厅的新菜品,都等待我去探索”,朱姜昊笑着说。
面对即将开始的研究生生活,朱姜昊表示将继续保持自己的好奇心,不断发掘自我潜力,探索更多可能性,同时在志愿公益和环境保护的征途上,步履不停,坚定前行。